最近老牌配资平台,零售圈又出热搜了。小夏常去的山姆会员店,居然把好丽友、卫龙、溜溜梅这些“菜市场级”零食请上了货架。这波操作直接让年费680元的卓越会员们炸了锅。今天,小夏就来聊一聊这背后的原因和影响,未来零售业又到底该如何进化?
要知道,小夏常逛的山姆以前走的可是“全球高端严选”路线,货架上摆的不是进口牛排就是独家烘焙,连薯片都得是“国外限定款”。消费者心甘情愿支付每年260元的普通会员会费,甚至是680元的卓越会员年费,为的就是享受山姆提供的“品质过滤网”服务,相信山姆会筛选出高品质、独特且具有性价比的商品。毕竟谁也不想在家门口的超市里货比三家浪费时间,花钱找个人替你把好关,多省心!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就这张会员卡,每年最少能给山姆带来13亿的收入。会员们原本觉得挺值,毕竟能在山姆买到别处没有的网红米布丁,能抢到限量款蛋黄酥,甚至连试吃都比别家豪气。但现在,当卫龙辣条和进口红酒肩并肩站在一起,大家突然炸锅了,觉得自己成了冤大头。
更让小夏扎心的是,虽说好丽友是山姆定制版,强调了减糖等多种区别,但是还有不少会员吐槽 “还是太甜”“和普通好丽友没区别”。而且,好丽友此前曾因为“配方双标”问题引发信任危机,即便推出新品,用户心理上还是无法完全信任。
与此同时,山姆还下架了太阳饼、米布丁、低糖蛋黄酥等一批高口碑、高复购率的“网红商品”。这种“一进一出”的魔幻操作,让大家觉得山姆正在逐渐变得和普通超市差不多。用户开始质疑支付高额年费的意义何在?当“严选”变成“全选”,山姆的会员制根基似乎正在被动摇。(2025.7.16,光明网)
其实山姆的“变心”早有预兆。去年换了新掌门后,经营画风就突变。新管理层带来了更强的本地化运营思路,进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以前华东大区是“铁板一块”,现在硬生生拆成江苏、浙江、上海三个 “独立王国”,美其名曰“灵活响应本地需求”,说白了就是让各区域自己卷起来。更狠的是开店目标,从每年新开6家店提高到8 - 10家,并且还打算抢占二、三线城市乃至县城市场。到今年5月,山姆已经开出了55家门店,年底还想冲刺60家,这步子迈得着实太快。(2025.7.16,每日经济新闻)
但在小夏看来,步子迈大了必然带来供应链压力。一方面,山姆既要维持全球化选品优势,又要加速本土化以降低成本;另一方面,既要控制商品种类保证效率,又要满足不同区域会员的多样化需求,结果就是供应链直接累到“肾虚”,选品标准开始向“大众市场”靠拢,品质管控出现漏洞。
过去一年山姆的操作更是让人大跌眼镜,深圳烤鸡里吃出金属子弹头、北京多款商品被查出异物等事件,让消费者对山姆的品质信任大打折扣。黑猫投诉平台上关于山姆的投诉已超过 1万条,问题包括奶粉异物、食品发霉、酸奶变质等等。此外,山姆会员商店因虚假宣传、销售问题食品等问题,也多次受到监管部门的处罚。(2025.7.16,36kr餐饮老板内参)
山姆一边在商品品质上“问题频出”,一边还在收会员费。小夏觉得,山姆这波操作是把“短期业绩”和“长期口碑”玩成了跷跷板,这边刚靠大众品牌冲了销售额,那边会员就开始退卡,看似赚了快钱,实则砸了招牌。消费者掏会员费,本质是买“独家宠爱”,你得有别处买不到的商品,有更贴心的服务,否则用户不可能“死心塌地”。
国内做得好的零售企业,要么像盒马那样玩“日日鲜”的差异化,要么像胖东来那样把服务做到极致。反观山姆现在的操作,就像学霸突然开始抄同学的作业,结果不仅没及格,还把自己的学霸人设搞崩了。
尤其是现在已经进入数字化时代,更讲究“精准投喂”。用大数据分析会员喜好,用智能供应链保证商品新鲜度,这些才是零售业该学的方向。
在小夏看来,山姆这次的口碑塌方,更像一面镜子照出了零售业的隐忧:在规模扩张和品质坚守之间,一旦失了平衡,就容易变成“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毕竟消费者的眼睛是雪亮的,你对他敷衍,他就对你“退订”,好不容易积攒的口碑,可能一夜之间就崩塌了。
只有坚守差异化与品质核心价值,借助数字化提升运营效率与服务体验,积极推进线上线下融合,并将最大限度服务客户的理念贯穿始终,零售企业才能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立足,迎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温馨提示:本文所述不作为个股推荐。本资料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资料中的所有信息或所表达意见不构成投资、法律、会计或税务的最终操作建议,我公司不就资料中的内容对最终操作建议做出任何担保。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资料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的所有阶段。市场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公牛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